top of page

A Maiden's Prayer | 少女祈禱

【A Maiden's Prayer | 少女祈禱】

展覽時間 | 2018.11.10 – 12.2 開幕茶會 | 2018.11.10 Sat. 17:00 地點 | 北師實驗畫廊 (formerly Nanhai Gallery) 地址 | 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二段19巷3號 (No. 3, Lane 19, Section 2, Chongqing South Rd) 電話 | 0902 330 193 (02)2392 5080 開放時間 | Mon. - Sun. 10:00 - 18:00

Artists | 藝術家 Yao Jui-Chung 姚瑞中 James Lee Ming-Hsueh 李明學 Chen Bo-Zheng and Yeh Wei-Li 陳柏爭 和 葉偉立 “終究歸於垃圾” 想到垃圾,排泄物,廢料,它們總是顯得如此的不可避免。在人類的歷史進程中它們總是環繞著所謂的“生活”,而當那字眼演變成“當代生活”時,它的無所不在也愈趨迫切,即便我們對它視而不見。這使人想起一句俗語:“死亡與稅務無可避免,”但很難說它究竟是比較像前者或是後者。 “死亡”似乎是更為直白的歸類法。垃圾本身有著個“生命結束”的光環。我們將垃圾擬人化。對壞掉的玩具我們總會給予些微小的哀愁,掩埋場如同古戰場般給人生人勿進的感受。更有趣的是寶物與廢物的界線。在一個物品的生命週期中它從何時從實用與擁有,轉變成廢棄與死亡?垃圾場好似生產週期的墳墓,而我們在此又扮演了什麼角色?暴君?亦或是神?

但“稅務”有著契約,法律上的層面,似乎是說作為現代性的一部分,作為都市叢林的一份子,你必須做出貢獻。擁有社會需要付出許多代價。垃圾,則似乎是其中之一。我們產生了大量的垃圾,躲到它需要集中,組織性的對策。如同稅務,我們的垃圾與地域不可分割。我們生產了什麼,花費了多少,如何處理它們,都是我們文化中必須的法規條文。 不但如此,這些名稱攜帶者各自的深意與包袱。當人,概念,或文化被歸類為不需要,有害,不淨,或不可觸時,也讓我們透析了使用這些名詞歸類他人者。 不可否認,垃圾就是如此有“人性”。我們創造它們,歸納它們,隱藏它們,燒它們,壓迫它們,為它們付出,將它們回收利用。一次我們無法逃脫它們的掌控。縱觀我們的歷史,它隨著我們跨過大陸,散落大海,並遮蓋了天空。 但既然它是被造物,那就能被拆解。我們能將廢棄物這過度倉促的概念分解,轉換,再造。我們能將之帶回人世間。我們能重寫我們的社會契約並拾荒落下的事物。通過沖洗我們最厭惡,最污穢的區域,我們或許能找到改進契約的方法。

▲姚瑞中 八年來姚瑞中走遍了台灣各地,拍下了上百間被閒置的蚊子館並將它們彙整出版整整六冊。這些影像節選於那六冊中,展示了各類閒置的垃圾處理設施:壓緊機,焚化爐,掩埋場,及回收工場等。但當處理垃圾的設施本身成為垃圾時人們又該如何是好?這些影像不但指出了為達成“眼不見為淨”而浪費的資源,而且顯示了那目的是如此不可持續。在現代性反芻而出的廢棄物面前我們根本上的缺乏準備。這些設施便是這事實的紀念碑,如同獻給垃圾的神殿。 ▲李明學 垃圾何時成為垃圾?李明學的前一作品,Boundary 邊界 捕捉到了其中的一瞬間:保質期。在此作品中李明學收集了一系列擁有相同保質期的商品並將它們化為裝置。他的作品顯示了這些物件早已注定且同一瞬間發生的死亡。而商品流通卻建立在這荒唐的淘汰之上,進而造成了這流通所生產的大量浪費。李明學的新作 Trash Can & Rubbish Being 擴展了“界限”所探討的主題,將用剩的包裝材料化為一演出式的倒計時,並邀請觀看者參與到這商品,垃圾,藝術品的交易中。 ▲陳柏爭 和 葉偉立 我們能像希臘神話中的奧菲斯那樣走入冥界找回我們所丟失的事物嗎?又或者垃圾的命運就是如此不可逆轉?在這次古董級垃圾研發公司的新版本中,葉偉立突破了分割垃圾與非垃圾,的界限,並將廢棄物回收再造成了商品。他在位於新北,水湳洞的工作室附近搜尋各種武平,將它們包裝後再與販賣。藉此他把物品帶回了曾拋棄了它們的系統,將它們從成為垃圾的命運中解救而出。 ▲策展人“蝦片”

由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當代藝術評論與策展全英文碩士學程的學員們組成的策展團隊。今年他麼各自或共同進行了策展,藝術寫作,藝術創作及藝術研究。成員們都有著截然不同的教育與職業歷程:從文學到工程,舞者到作家,以及對垃圾的興趣。通過多面的視角與學術見解,<少女的祈禱>得以從藝術家與參與者的持續對話中成型。“蝦片”的成員包括:山崎燈里, Arie Han, Cullen Pitney, Mei Yueh Tan, Sean Wang Gaffney, Shih-Hsuan Chou(周士軒), 以及Sita Spada


​近期活動
bottom of page